8月1日下午,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陳振林主持召開專題會議,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要求各級氣象部門發揚連續作戰精神,強化監測預報預警,以萬全之策應對萬一可能,打好汛期氣象服務硬仗。中國氣象局在京局領導出席。
會議指出,7月29日以來,受臺風“杜蘇芮”減弱環流北上影響,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出現極端強降雨,此次過程持續時間長、累計雨量大,超過2012年北京“7·21”、2016年河北“7·19”暴雨過程。各級氣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強化監測預報預警,為各級黨委、政府科學調度防范應對提供了強有力支撐。
會議強調,此次降雨過程尚未結束,防汛救災仍處在吃勁時候,要時刻保持清醒,高度警惕局地強對流天氣以及前期降水累積可能導致的次生災害,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氣象服務工作。會議從五方面作出部署:
一要深刻認識當前汛情災情的嚴峻性,切實將汛期氣象服務政治責任落到實處。自進入“七下八上”防汛關鍵期以來,我國天氣異常復雜,臺風、暴雨、強對流輪番登場,各類災害多點散發,多災并發,旱澇急轉,海河流域發生“96·8”以來首次流域性洪水。各級氣象部門對當前防汛形勢務必做到心中有數,做好打硬仗、打持久戰的準備,將底線思維、極限思維記在心間、落在實處,切實扛起汛期氣象服務政治責任。
二要強化監測預報預警,精準把握天氣形勢演變與影響。要充分利用氣象衛星、天氣雷達等現代化監測手段,加強對各類極端天氣的監測、捕捉。加密會商頻次,國省協同緊盯華北地區后期天氣形勢、東北地區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影響以及臺風“卡努”未來強度及路徑變化。提前開展氣象災害定量化風險預估,為各級黨委、政府有的放矢、精準科學防范應對提供決策支撐。強化新產品、新技術運用,滾動更新天氣實況和最新預報,充分發揮預報員經驗。
三要加強應急巡查值守,確保核心業務平穩運行。要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,主要領導要坐鎮一線,靠前指揮,聚焦重要過程,緊盯關鍵環節,強化信息報送,著力防范化解風險。強化主動、互動、聯動工作機制,提前研究制定應對方案,備足應急裝備物資,確保機動應急力量充足。
四要緊盯防汛重點部位,全力做好針對性氣象服務。要強化重點流域氣象服務,加強與水利、應急管理等部門會商聯動,研判降雨對江河湖庫汛情影響,發揮流域氣象中心改革成效。強化重點區域氣象服務,高頻滾動、快速發布各類監測預警信息,優化遞進式氣象災害預警服務流程,及時“叫應”各級黨政領導與部門負責人。強化鐵路、公路、橋梁等重要基礎設施氣象服務。為各地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提供優質氣象服務。
五要做好公眾服務和科普宣傳,提前發布權威信息。聯合中央媒體、行業媒體、社會媒體,主動發布雨情信息,科學闡明氣象災害影響,及時回應公眾關切。大力開展各類氣象知險識險、防災避險知識技能專題科普,有效提升公眾氣象災害防范應對綜合素養。
當日上午,中國氣象局還專門組織召開視頻會議,再部署、再強化、再落實防汛救災氣象服務工作,要求上下聯動、左右協同,國省市縣四級聯動做好災害防御氣象保障;繼續做好監測預報預警服務;靠前服務、主動對接,第一時間進行應急“叫應”。